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教育改革無不影響到小學教育的改革,特別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理學和心理學對人腦和兒童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這些研究表明,過去對學齡初期兒童認識能力的潛力估計不足,對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的特點認識不清。原以為學齡初期兒童隻能進行具體思維,所以對他們進行抽象思維的訓練注意不夠。現代的研究成果為兒童早期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它有利地促進了小學教育的改革。近20多年來,世界各國小學教育的發展,有以下幾方麵的變化。
(一)兒童入學年齡有提前的趨勢。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年齡階段的劃分有提前的趨勢,青少年的青春發育期比以前有所提早。同時,根據早期教育的理論,世界各國把兒童的入學年齡逐步提前。德國原先規定兒童6歲入學,現在提倡5歲入學。蘇聯小學入學年齡在世界上是最晚的,要到7歲才入學,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幼兒園或小學為6歲兒童設立小學預備班,用小學一年級語文和算術教學大綱的一般內容進行教學,同時在一些學校進行6歲入學的試驗。蘇聯1984年的教育改革決定中規定逐步實行兒童6歲入學。
(二)小學教育普遍重視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各國小學都重視健康教育,注意校舍的設計和環境的布置符合衛生的要求;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和疾病治療。同時,不僅重視兒童的生理健康,而且注意兒童的心理健康。美國一般四五個學區就設一名教育心理專家,負責心理有缺陷的兒童的教育工作。
(三)教學內容上增加科學教育的內容。在小學課程中,本國語和算術仍然占最大的比重,一般都占總學時的40%以上。但近年來逐步增加自然科學教育的內容。蘇聯小學過去在四年級才開設自然課,1967年公布的教學計劃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就設自然課,現行教學計劃是從二年級開始設自然課。日本小學也是從低年級就開設自然課,重視從小培養兒童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