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社會學家和未來學家都在紛紛議論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為了適應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各國都在醞釀著新的教育改革。蘇聯1984年4月就公布了《關於普通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改革的基本方針》及一係列實施這個方針的決議。1983年6月,日本中曾根首相成立了私人的教育谘詢機構——文化與教育懇談會,研究第三次教育改革[9]。該會於1984年3月22日向中曾根呈交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課題》的報告。1983年4月,美國全國質量委員會發表了一封致美國人民的公開信,題為“處境危險的國家,迫切需要進行教育改革”,信中提出了經過該委員會調查後發現美國教育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並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這封公開信引起了全國性的大辯論,許多學者、教育研究機構相繼提出改革方案。其他國家也都在醞釀著教育改革的計劃。i
那麽,新的科學技術革命有些什麽特點呢?它對教育產生了什麽影響呢?所謂新的科學技術革命是以信息化為主要標誌,在電子技術、能源、材料、宇宙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中的革命。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將改變生產的技術手段、生產的工藝過程、人在生產中的地位、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這一切都會對教育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新的科學技術發明不斷湧現,造成現代生產的不斷變革,而且這種變革的周期越來越短。過去蒸汽機從發明到實際應用經過了80年;電動機從發明到應用經過了65年;電話機經過了50年;真空管經過了33年;飛機經過了20年。但到了20世紀40年代,從發現核裂變到生產第一顆原子彈隻用了6年的時間;晶體管從發明到應用隻用了3年;而激光從發明到生產第一台激光器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電子計算機從20世紀40年代生產第一台以後到現在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第五代,它的性能增加了100萬倍,價格降低到1/10 000,品種達6 000多種。過去提高勞動生產率主要靠提高勞動強度,而現在主要靠采用新的科學技術。勞動者不掌握科學技術就不能適應現代生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