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升初擇校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生家長,也困擾著教育部門。它不僅影響到教育公平,也造成教育的激烈競爭,導致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雖然教育部在20世紀90年代就規定小升初不考試,就近入學。但由於學校發展不均衡、政策不配套,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現在情況不同了,首先經過幾年的努力,各地都投入大量資金改善薄弱學校,有些城市用集團辦學的方法,由優質學校帶動薄弱學校,以及采取教師流動、資源共享等舉措,使得區域內的學校逐漸趨於均衡,就近入學的條件已經成熟。教育部頒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適逢其時。
近年來,大家都在議論教育公平問題,詬病教育不公。這似乎是一件壞事,但仔細一想,這是社會發達、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當社會還不發達,教育還處於精英教育階段的時期,哪裏提得上教育公平的問題。隻有等到教育普及以後,人人都有接受教育機會的時候,教育公平問題才提上了議事日程。
但由於長期以來學校發展不均衡,所以出現了擇校的競爭。這種競爭造成了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損害了學生的健康、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抑製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耗費了家長的大量精力和財力,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因此,解決小升初的擇校問題,不僅是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也是解決當前教育頑症的突破口。它使教育還原到本質—立德樹人,培養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創新人才。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治本的辦法是把每一所學校都辦成優質學校。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努力改造薄弱學校。上海提出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杭州早在幾年前就舉辦集團辦學,由優質學校帶動普通學校組成集團,統一領導、資源共享;北京近年來采取優質學校舉辦分校的辦法引進優質資源。通過各種措施,區域內的教育均衡發展有了很顯著的改善。但由於曆史原因,均衡發展要有一個過程,絕對均衡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目前的條件下,采取分片小學與初中對接是最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