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選擇,把選擇權還給學生,並為學生選擇提供條件。當前教育的一大弊端是學生“被教育”或“被學習”,學生缺失主體性,其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也沒有自我發展的權利。《教育規劃綱要》提到“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以人為本,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隻有尊重學生的選擇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尊重學生的選擇權,並不排斥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學習環境的設計者以及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學習夥伴。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設計各種學習環境,並且幫助學生進行選擇。
當然,學生的選擇意願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強的。當學生年幼時,他不可能有自主的選擇意識,但是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選擇意識。這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我們常常講“興趣是學習最強的動力”或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興趣和愛好,也就沒有選擇。曆史上許多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軍事家,除了一定的曆史環境促成他們成功以外,從他們自身的因素來講,往往出於對某種專業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對學習的選擇和堅持。
下麵舉一個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 von Liebig)於1803年出生於一個藥劑師家庭。李比希因為從小幫助父親製造顏料、染料、化學藥品而愛上化學實驗。有一次父親要試製一種新藥,讓李比希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李比希第一次步入書的海洋,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他翻閱一本本化學書,才知道原來化學是一門內容非常豐富的科學,從此他愛上了化學。有一次,他把實驗帶到學校,上課時突然轟隆一聲爆炸。教師勃然大怒,把他從學校開除了。他隻好到父親的朋友皮爾斯先生的藥房裏去當學徒。但他仍不放棄化學實驗,有一次實驗爆炸把老板的房頂給掀掉了。皮爾斯先生不敢再雇用這個小學徒。到17歲時,李比希考上波恩大學,後來又轉到巴黎,逐漸步入化學的殿堂,進行雷酸性質和成分的研究。他在化學上有許多重大成就。後來他又研究各種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於是有了今天的化肥,使農作物產量倍增。李比希被世人認為是農業化學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