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二卷:基礎教育

三、我國中等教育的發展和現狀

字體:16+-

我國現代中等教育產生於清朝末年。鴉片戰爭後,一批外國傳教士在沿海城市辦起了中學,是為我國現代中等教育之始。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廢科舉、興學堂,建立新教育製度,中等教育才逐漸發展。但是,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能夠接受中等教育的絕大多數是小資產階級以上社會階層的子女。中學的任務單一,結構簡單。除了少數職業學校和師範學校外,大多數中學都是普通中學,任務就是為高一級學校準備新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最高年份統計,共有中等學校5 992所,學生1 878 000餘人。其中,普通中學4 266所,學生1 495 000餘人,占中學生總數的79.6%。在普通中學學生中,初中生又占絕大多數,約1 178 000餘人,占普通中學生總數的78.8%。他們大部分不能升入高中,但學校並不為他們做就業準備。畢業以後隻能去當學徒,或者回農村當農民,在勞動中學習一點技術,少數高中則成為大學的預備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勞動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獲得了受教育權,中等教育同整個教育事業一起有了空前的發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頭幾年,由於要為建設準備人才,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超過中等教育,高中畢業生不能滿足高等學校招生的需要。高等學校甚至需從社會青年和在職青年中招生。因此,那個時期,中學的任務很單一,就是為高等學校輸送高質量的新生。但到1957年,高中畢業生人數已超過高等學校的招生額。1961年後,超過數越來越大,就產生了高中畢業生的出路問題(見表1)。1957年4月8日,《人民日報》曾發表題為《關於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問題》的社論,就是試圖解決中小學學生升學和就業的矛盾。20世紀60年代初期,劉少奇同誌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倡導兩種教育製度、兩種勞動製度,以便在不加重國家負擔的情況下,既滿足青年求學的願望,又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實行兩種教育製度,對於多快好省地發展教育事業,使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有著重大意義。在劉少奇同誌的倡導下,當時的教育部、高教部等相繼召開了教育會議和半工半讀座談會,研究推廣兩種教育製度。經過短短兩年時間,全日製學校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半工(農)半讀學校遍地開花,農村小學普及率有很大提高,農村中學得到很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