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的任務和結構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變化的。即使在同一種社會政治製度下,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文化曆史傳統不同,中等教育的任務和結構也不盡相同。因此,要研究中等教育的任務和結構,有必要對中等教育的發展做簡要的曆史考察。
古代學校教育中,沒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嚴格區分。隻有到文藝複興時期,隨著工商業的繁榮和城市的發展,才出現中等學校。從中等教育的任務和結構來看,發展到今天,大致經曆了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時期,這是中等教育發展的初期。在中世紀,教會壟斷著教育,隻有封建貴族和高級僧侶的子弟才能入學。資本主義生產的萌發,工商業的興起,城市資產階級隨著財富和勢力的不斷擴張,就要求自己的子弟有受教育的權利,於是出現了以傳授知識和發展兒童個性為主的新學校。如德國在宗教改革時期成立的“拉丁學校”和“文法學校”,法國的“專門學校”,英國的“公學”和“文法學校”等。這些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學。
這類中學的一端並不和小學銜接,而是和預備學校或預備班銜接,另一端則和大學銜接。中學隻接受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子弟入學,學習年限較長,目的是培養國家官吏或直接送入大學深造。當時,勞動人民子弟隻有極少數能進入初等學校,而且不能進入中學學習。這個時期的中學,任務很單純,實際上是大學的預備學校,學習內容都是古典人文學科,不重視自然科學的教學。
第二個時期是工業革命以後,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18世紀中葉,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工業革命標誌著現代工業化的開始,大機器生產代替了工場手工業,社會關係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種經濟、政治的變革,引起了教育製度、內容、方法的變化。中等教育的變化尤為顯著,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