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30周年,30年來我國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取得的成績是空前的。本文不可能列舉30年來教育取得的偉大成績,但可以概括起來從觀念的轉變、事業的發展、製度的創新、科研的繁榮四個方麵來說明。
一、觀念的轉變
改革開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是思想解放,從而解放了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打破了禁錮思想的精神枷鎖,才有黨的總路線的轉變,才有改革開放的政策。
最近讀了時任科委副主任吳明瑜回憶1977年為全國科學大會籌備的情況,了解到那次大會對思想界、學術界的影響之深遠。[2]鄧小平同誌在那次大會上的講話有兩個重要的論斷:一是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二是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這兩個論斷改變了國家的命運,也改變了知識界的命運。從此,中國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長征的道路,同時迎來了科學技術的春天。
教育界也不例外,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我們對教育的本質和功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長期以來受“左”的思想的影響,教育一直被視為階級鬥爭的工具,曆次政治運動總是先從教育領域開始的,知識和知識分子不被重視。“**”以後,鄧小平同誌主持中央工作,首先提出人才問題。1977年,鄧小平同誌在一次座談會上說,“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全國科學大會也就是在鄧小平同誌這個思想指導下召開的。1978年召開了“**”以後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鄧小平同誌在大會講話,再一次強調知識的重要,號召青年學生自覺刻苦地學習科學文化;提出教育事業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