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教育論壇開幕詞
21世紀是一個寄托著人類美好夢想的世紀。而今天,曆史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到了它的身邊。但是,“21世紀”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它意味著人類社會的深刻變革,它帶來了希望,也充滿著挑戰。我們不會自然而然地取得進入新世紀的門票,也無法輕而易舉地享用新世紀的成果;相反,我們要真正獲得“新世紀人”的資格,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
早在20世紀70年代,以阿爾溫·托夫勒等人為代表的一批未來學家就對21世紀進行過種種設想,他們把人類即將進入的社會稱作“信息社會”。幾十年過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他們的預言正在成為現實,他們所勾勒的圖景也真切地展現在我們麵前。
信息社會是一個知識社會。它既是一個知識高速增長和知識迅速傳播的社會,也是一個知識對經濟增長起決定作用的社會。我們從一些國家的發展中已經看出,一種全新的知識經濟正在取代傳統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知識不再藏在幕後以無形資產或某種經濟的附庸而出現,而是登上了經濟發展的前台。與石油大王、汽車大王引領時代**的19世紀末不同,20世紀末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的風雲人物是軟件霸主比爾·蓋茨、媒體大亨默多克等知識產業的企業家。這種變化表明了知識開始在國民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中起著決定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些知識不是那些靠傳統的傳承方式獲得的舊知識,而是靠創造性學習獲得的新知識;不是那些遠離現實的死知識,而是生動地運用於人類生活的活知識。因此,創新無疑是知識社會的一個核心特征。
知識社會也必然是學習社會。托夫勒引用赫伯特的話說:“明天的文盲不是不能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由於掌握新知識和活知識的需要,學習已不是簡單的一勞永逸的行為,而是貫穿於學習者整個人生的持續性行為,學習的場所也不僅是傳統的學校,而是滲透在家庭、社區、工作崗位和各種社會角落裏,終身學習成為全社會的理念。在以傳統經濟為主導的社會,學習主要是一種繼承性的過程,它主要是為了應付那些可以重複發生的情況。但富於不確定性的信息社會則要求人們不斷地對付和處理各種新的挑戰與危機,這意味著創造性學習將變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重要。因此,創新也是學習社會的一個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