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一卷:教育與教育現代化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

字體:16+-

鄧小平同誌的教育思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它指導我國教育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鄧小平同誌特別重視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問題。

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特別是為現代化生產培養有文化科學知識的熟練勞動力和科技人才。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現代大工業生產特別是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的產業革命使生產主要不是靠體力,而是要依靠智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夠成為直接生產力,是靠人把科學知識應用於生產實踐,是人的智力同自然和技術互相影響的結果。

要使人在生產中發揮智力的作用,就要強**育的作用。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人不能一生下來就成為現實的勞動力,要把自然的人變成具有生產能力的勞動力,隻有通過教育。馬克思說過:“要改變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獲得一定勞動部門的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條件下,這種教育和訓練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程度越高,勞動力的質量就越高,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當前我國工業發展要發揮現有潛力,由勞動密集型轉向集約化經營,以內涵擴大再生產為主,就必然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必須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第二,教育是實現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有效的形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是被人們共識的真理。但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靠科學知識的繼承、積累和創造來實現的,而這種積累和繼承必須通過教育來實現。教育把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同時發展他們的智力,使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新的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的高等學校,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麵軍,現代許多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大多是在高等學校的實驗室裏創造出來的。所以,教育在促進科技進步和科技與生產的結合上具有三方麵的職能,即傳授和傳播科技知識的職能、創造新的科技知識的職能和促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