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龔雄飛與學本教學

三、學本教學建模的價值追求

字體:16+-

教學模式變革涉及教學主體、師生關係、結構流程、價值取向等一係列問題。不同模式所表達的教育思想、教學觀點、教學技術是不一樣的。

學本教學“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建模,定位於學生的“學”,主張課堂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擺脫教師的“控製”,要從教師知識灌輸型課堂向學生自主探究型課堂轉變。因而學本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的“學”衝破教師“教”的約束,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思想,衝破牢籠,實現學習者真正意義上的“解放”。

1972年,聯合國教科組織在《學會生存》這個報告中提出“教育即解放”的口號。與“解放”相對的是壓抑、禁錮、灌輸、奴役、摧殘、踐踏、束縛、鉗製……這是兩種相反向度的力量。是否能做到真正的解放,難就難在教學方式的變革上。重新構建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新課堂,是教學改革的題中之意。

這樣一種教學變革,實質就是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其實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我想起當年鄧小平把土地還給農民的改革。課堂是什麽?課堂不是教師演講和作秀的地方,課堂就是學生耕種和收獲的“土地”。

課堂究竟是以“教為中心”還是以“學為中心”,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分野。傳統課堂最大的特征是堅持“教為中心、以教定學”的價值取向,例如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模式,即複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知—鞏固練習—布置作業,其實就體現了“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講授為中心”的集權主義教育思想。

從根本上看,教學模式其實就是育人模式。我們可以通過課堂的對比分析,清晰地看出“教本課堂”與“學本教學”背後不同的培養標準和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