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龔雄飛與學本教學

二、學本教學界說

字體:16+-

所謂界說,就是對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外延給予確切、簡要的說明。從嚴格的學理意義上講,準確定義一個概念,需要就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素與結構、功能與作用、價值與目的做係統性闡釋。這裏選擇用“界說”而不用“定義”,旨在對學本教學概念做出準確而又簡明的解讀。下麵,我重點圍繞主要內涵、基本結構、重要功能三個維度,具體闡述什麽是學本教學。

(一)主要內涵

1.定義視角。學本教學可以理解為一種“學本立場”的教學範式。“範式”一詞最早由美國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提出,意指一個科學共同體成員共享的一組假說、理論、準則和方法等的總和。在科學發展一定時期,當舊範式不能解釋的“異例”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共同體成員會轉而尋求更具包容性的新範式。範式學說與中國傳統整體思維不謀而合,從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國內後,很快被曆史、經濟、教育界廣泛采用。新課改實施以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越發得到彰顯,課堂教學範式日益從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本課堂”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學本課堂”轉型。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組成的生命係統,隻有推動課堂教學由“教本範式”向“學本範式”轉型,才能既促進課堂教學內部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係統優化,又引發課堂教學外部隊伍建設、管理優化、研修變革等的“鏈式反應”,從而加快推進學校乃至區域教育提檔升級。

2.內涵詮釋。我們提出的學本教學,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的角度講,學本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要通過自學、互學、展學等學習方式達成課時學習目標、養成終身發展能力的一種課堂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以學生學習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其中,“以學生學習為本”,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依靠學生的學習實踐;“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是要既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又著眼學生長遠的發展。作為一種教學範式,學本教學具有六個顯著特征:一是在教學與發展的關係上,表現為以學生的自學、互學、展學為主要手段來實現主動發展、活潑發展、健康發展的目的;二是在教與學的關係上,表現為以學定教、先學後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三是在教學結構上,表現為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教學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係統優化;四是在教學程序上,表現為學生的自學、互學、展學的有機組合與貫穿全程的教師導學的協調統一;五是在規範與自由關係上,表現為學校教學模式和學科教學模式在“學本立場”基礎上的“和而不同”;六是在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上,表現為以教學轉型為中心的區域教育內部管理機製、研修文化等的係統變革。從廣義的角度講,學本教學是集課堂教學改革態度、過程、結果於一體的集合性概念,其核心內涵為“以師生學習為本、以師生發展為本”。換言之,師生都是課堂學習的主體,通過基於學習共同體基礎上的自學、互學、展學,實現個體與團隊的共同進化。概言之,學本教學不是一種教學流派,而是一種立足學本立場的課堂教學理想和追求。因此,凡是符合“學本立場”的課堂形態,都屬於學本教學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