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一所學校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的意見或建議,這些家長通過各種形式(甚至是一些極端的反映形式)把他們的想法反饋給學校。這些建議涉及學校的各個方麵。
家長反映問題,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對學校的關注,學校的教育教學和每一個教師的工作也都應該在全社會的監督下進行,這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每次家長反映的問題,學校都非常重視,第一時間進行相關調查,並作出相應的處理。但是這些年聽到個別家長一些偏激的想法,也讓我有些擔心。
比如,有的家長希望老師對孩子要鼓勵、要賞識,不能批評、懲罰。甚至有的家長說:“你把鼓勵留給我的孩子,把批評給我!”“老師批評我的孩子,會讓我的孩子自尊心受挫,讓他將來沒了自信!”等等。
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都主張,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不應該生存在一個單純的教育環境中,教師的教育方法更不能單一。
首先,每一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自己是有責任的,從小就應該承擔自己的那份責任,並且要明白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應該得到表揚,而不能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就應該受到批評,甚至是懲罰(當然,老師是不能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體罰的),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擔當”。而如果像某些人所認為的,孩子們從小生活在“無論怎樣,父母和老師都不會批評我”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後,他就會無所畏懼,甚至也有可能出現“我的爸爸是李剛!”這樣無恥的心理狀態。所以,出現經常遲到,經常不完成作業,經常打架滋事等現象,我個人認為,必要時必須對孩子進行批評,並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然,批評不是對孩子人格的傷害,也不是對孩子自尊的挫傷。
其次,這個社會是多元的、複雜的,孩子們不會總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他總要單獨麵對一切。現在我們可以要求老師根據孩子的個體需要,像家長希望的那樣去鼓勵他,出了問題也不去批評他,讓他在這種溫暖的小世界裏長大——這就是溫室裏的花朵的培育方法吧!但是,總有一天,孩子們要走向社會,要走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那麽我們還能要求他周圍的所有人都嗬護他嗎?都來一味地鼓勵賞識他嗎?一旦不是這樣,或者說,肯定不是這樣!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孩子會怎樣,他經受得住打擊嗎?我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現在之所以這麽多學生動輒做出自殺、出走等極端的行動,是否也是平時太順、賞識太多,而一旦受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接受,就要逃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