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我們都知道:不動筆墨不讀書。我也一直在教師中提倡:不動筆墨不“教書”。
課堂上,好像越來越鮮見教師的板書了。原來被很多名家推崇甚至大做文章的“板書藝術”,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悄悄地退出了課堂,不再被新生代的教師接受了。現在聽一節課後,我們往往發現:黑板上空無一字!
板書真的沒必要,不重要了嗎?其實不然!在我們聽課的時候,總是發現,如果老師有板書,並且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再加上老師那漂亮規範的書寫,在課堂小結和總結時,學生就可以很快捷地把重點知識總結出來;而且,那些聰明好學、懂得如何學習的學生還要把老師的板書抄到自己的書上或本子上——這豈不就是筆記?長此以往,這不就是強化知識要點嗎?
設計板書應該作為備課中一個重要環節,因為板書對於一節課的總結和知識梳理,有著極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尤其是小學,工整有序的板書對學生還能起到一種示範作用。
所以,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前輩的很多優秀的做法我們千萬不能丟;我一直固執地提倡:要板書!而且所有課堂教學的科目都應該有板書!
語文:板書脈絡、學法、寫法、主題思想等;數學:板書主要概念、公式、例題等……甚至於音樂、美術等學科也都可以板書:音樂符號、樂理常識、旋律走勢,美術技巧、審美要點等。這樣的板書輔以教師彩色粉筆的重點勾畫,加上“請同學們記錄下來”的句句提醒,天長日久,對於學生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啊!
板書啊,很重要,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