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給生命一抹“靈動”的陽光

第三章 讓教育在靈動的陽光下詩意地棲居

字體:16+-

這些孩子見的世麵沒那麽多,他們的眼睛普遍缺少光芒,我當時看了就覺得很心疼。天真好奇的孩子的眼睛裏怎麽會缺乏靈性呢?所以,我就在想,我們學校應該培養眼睛會說話、會發光,充滿著靈氣、敢於創新的人!

理性的思考,理論的支撐,理念的張揚,理想的堅持,對於一個教育者來說,這是自我完善與前行的四重境界,無法省略;而對於一所學校而言,這是自我文化重構與提升的四種維度,不可或缺。

教育需要耐心,成長需要時間;教育需要等待,成長需要過程。而無論是耐心地等待,抑或時間與過程,其本質都是為教育理想而踐行教育理念的一種堅持。

而正是在這種堅持之中,我在教育的曠野中已經靜靜穿越了30年的光陰。

30年,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小學,從數學到語文再到數學,從農村到城市再到改革開放前沿廣州,我的為師之路曆經坎坷,卻又越走越寬,漸行漸遠。我從不感歎滄桑,因為我總是以感恩的心看待成長,那曾經的一切都已慢慢內化為自我拔節向上的支點,不斷地強大積澱。

無論是“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還是平實靈動的教學風格;無論是初為人師,還是成為名師;無論是在普通的教學一線,還是作為廣州名校的校長,我始終覺得,保持一個為師者對教育最樸素的理解,保持教育初心,最為寶貴:用人文陶冶心靈,用智慧引領其成長,用愛詮釋教育,用心嗬護個性。

由“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的形成到平實靈動的教學風格的打造,再到靈動教育理念的建構,品味靈動教育理念的生長過程,總覺得她的美麗集中在對理想教育的個性注解,和對教育理想的執著追求。因為,理想教育回答了“我是誰”的終極追問,教育理想回答了“我要到哪裏去”的現實思考。當這兩大哲學命題都清晰之後,我便與靈動教育在教育的田野中一同自由地沐浴著雨露與陽光,詩意地棲居,守候著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