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E.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準則[M].狄玉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法]皮埃爾·布迪厄,[美]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M].李猛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3][荷]弗蘭斯·F.範富格特.國際高等教育政政策比較研究[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加]約翰·範德格拉夫等.學術權力——七國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比較[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美]詹姆斯·C.斯科特.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M].王曉毅譯.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04.
[6][美]奧爾森.國家興衰探源:經濟增長、滯脹與社會僵化[M].呂應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7][美]伯頓·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M].劉尊棋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9][美]弗蘭克·費希爾.公共政策評估[M].吳愛明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0][美]弗朗西斯·福山.國家建構:21世紀的國家治理與世界秩序[M].黃勝強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1][美]克拉克·克爾.高等教育不能回避曆史——21世紀的問題[M].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2][美]羅伯特·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M].姚大誌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3][美]邁克爾·J.桑德爾.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M].萬俊人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14][美]莫裏斯·邁斯納.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M].杜蒲等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