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製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於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自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上之後,教育就被擺在日益突出的位置。(見下專欄)教育是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黨的十二大報告
把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放在首位,使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黨的十三大報告
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四大報告
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發展教育和科學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黨的十五大報告
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黨的十六大報告
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黨的十七大報告
但是,正如前所述,“**”後教育秩序的整頓基本上是之前“十七年”教育體製的複製和延續,這種體製是以公有製的經濟所有製為基礎,學校主要是由國家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開辦,強調的是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71]國家包辦了幾乎全部的辦學經費,統領了學校的招生、教學、分配等各個環節,學校基本上成為政府的附屬部門。這不僅使高等教育的發展受到限製,同時導致學校與社會需求隔離。隨著政治、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對經濟建設的不斷強調,對教育體製的改革也提到了議事日程。
“**”結束後,經濟體製改革就從農村開始,形成了農業生產責任製,給農村以一定的自主權。黨的十二大召開後,改革開始全麵展開,經濟體製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72]《決定》明確指出,過去建立的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製已成為一種僵化的模式,抑製了企業的積極性,導致了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因此,為了解放生產力,必須增強和擴大企業自主權,以期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製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製;十三屆四中全會後,提出建立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製和運行機製。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73]十四大報告提出,為了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74]黨的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中國的經濟體製改革正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