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第二節 順應與均衡——新中國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分配

字體:16+-

正如毛澤東所言,隨著經濟建設的**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然而新中國經濟建設麵臨的一個主要困難在於人力資源的短缺。為此,黨采取的策略主要有兩個方麵:其一是繼續留用舊有的知識分子;其二是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即大力恢複和發展教育事業。在《共同綱領》中提出教育的發展策略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普及教育,加強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然而,隨著經濟建設的開展,特別是“一五”計劃的實行,教育發展的策略很快發生了轉變,高等教育被擺在突出重要的地位。見表3-3。

表3-3 教育投資中高等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比例(%)

在“一五”計劃的第一年,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習仲勳就指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是高等教育。[1]周恩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中重申了這一點,“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教育部門應當首先集中力量發展和改進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已有很大的發展,今後應當著重質量的提高”。[2]根據“一五”計劃安排,未來五年(1953—1957年),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家機關需要補充的各類高等和中等學校畢業的專門人才共約100萬人,同時中央工業、運輸業、農業、林業等部門需要補充熟練工人約100萬人。[3]為了適應五年的需要並為第二個“五年計劃”進行必要的準備,國家將有計劃地調整、擴大和開辦各類高等學校以培養各類建設人才。因此,高等學校的發展規模和招生規模連年擴大,學校數從1949年的205所發展到1957年的229所,在校生規模從1949年的11.7萬人擴展到1957年的44.1萬人。[4]在校學生數從1949年到1957年共計增長254.6%,平均每年增長19.4%。[5]高校招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從1952年招收5萬人,增至1956年招收近19萬人。(見表3-4)不同人群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