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繼承下來的教育事業非常落後。全國80%以上的人是文盲,在解放前的1947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共15萬人,平均每萬人中僅有高等學校學生3人,中等學校學生38人,小學生486人。[11]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由於連年戰亂,文化教育事業處於低穀(表3-1)。除了受教育人數有限外,高等教育的布局也極不均衡。在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馬敘倫描述了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全國除台灣地區外,共有高等學校227所,[12](各地的人民革命大學一類性質的學校和各地軍政大學不在內),其中公立學校138所,私立學校65所。全國高校中大學占29%,專門學院占40%,專科學校占71%。這些學校數量少、質量不高,地區分布極不均衡,華東地區就有高等學校85所,占總數的37.4%。單上海一地就有43所,幾乎占高校總數的五分之一。[13]從學生數來看,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主要城市的學生數就占到53%左右。[14]另外,工農子弟很少有機會進入高等學校接受教育也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因為,這種情況不符合新中國確立的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要求。
表3-1 1949年的在校學生
更為重要的是,舊中國高等教育繼承下來的影響極其龐雜。帝製時期的書院和它們的思想潮流若隱若現。1900年之後的最初10年,來自日本的影響很大。而進入20世紀三四十年代,來自西方的影響,主要是美國的影響變得非常大,它們主要通過教會學校和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中國知識分子介紹到中國。這一體係被看作舊政治、舊經濟的反映,及其借以延續的工具,與新的教育“勢不兩立”而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造的。[15]因為,它一貫采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模仿東西洋”的政策,加之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形成高等學校的“雜亂”“陳腐”,並種下許多毒素。[16]具體體現在,親美英、疏蘇聯,[17]片麵強調為學術而學術,強**育的超階級性是不對的,學不適用,理論與實際分離,院校設置的盲目,嚴重地脫離實際的需要。加之課程內容廣泛籠統,隻能培養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所謂“通才”。[18]造成的後果是教育與國家建設脫節,大學之門工農莫入。[19]學生求學的目的多誌在入仕為官。[20]科學和技術受到忽視,而法律、政治和文學的學科過度膨脹。在1947年,文科學生占所有在校生的47.6%。[21]陸定一發表於1958年的《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文中,對舊的傳統進行了係統的歸納,指出,舊的(資產階級)教育方針表現為:為教育而教育,勞心與勞力相分離,教育由專家領導。[22]以上批判與國際教育專家在20世紀30年代對中國教育考察的看法相一致。考察報告指出,由於受美國模式的極度影響,結果是提倡較高標準的、遠遠超過貧困國家的條件的學校,而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初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卻被忽視了。學校內缺乏社會理想,是一種不直接與周圍的生活以及通常獲得國家新生的必要條件相聯係的抽象的教育。這就使中國的人民群眾與知識分子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前者是文盲,不了解國家的需要;而後者在奢侈的學校受教育,對群眾的要求漠不關心。同時報告還批評了中國整個教育體係有意識地為上層社會服務的傾向。例如,學校設立在與富裕家庭比鄰而居的地區;入學者的學費是一樣的,根本不注意支付能力,因此該報告告誡中國教育工作者不要簡單地模仿外國模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