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上小學三年級了,喜歡看書,活潑好動。但他卻少言寡語,上課不愛發言,語詞貧乏;喜歡以動作或手勢來替代說話,因此常受到同學的嘲笑。陳樂的父母懷疑他有發音係統的障礙。經檢查發現陳樂的發音係統完全正常,問題原來出在聽—說結合能力的落後上。也就是說他聽說信息通道的語言發訊過程出現了問題。
還有一些兒童在語言的接受能力和表達方麵存在著一些困難,他們的具體表現通常為:別人對他說話,他就好像聽不見,直到別人反複叫他多次以後,才猛地醒過來一樣做出反應;還有的孩子記不住一連串的聲音或者語音;他們還可能不愛說話,明明知道正確答案,也不是用語言說出來,而是情願通過其他方式表達;而有的孩子恰恰相反,說話喋喋不休,內容重複,無組織,對因果、次序表達不清楚;對口頭交代的事情常記不住或者弄不清楚;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特別是在理解幽默、笑話時,速度明顯慢於同齡兒童,甚至始終都弄不明白;語言發聲、語速和輕重程度與同齡兒童大不一樣。
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存在於聽—說這個過程之中,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極其複雜的過程,兒童首先要聽到他人的言語,把這些言語記錄在大腦中,然後辨別和分析這些言語的內容,再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把這個過程產生的反應用言語的形式,也就是通過說話表達出來。成人在這個過程中是完全自動化的加工,不需要想其中的過程就可以反應過來,而兒童在進行聽—說過程的時候需要更長時間的加工。
我們已經知道聽說結合能力是指兒童有能力聽懂別人所說的話,並能做出較複雜而有意義的語言反應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溝通的基礎。聽說結合能力涉及人的聯想、推理及判斷多種能力。因此,我們對兒童聽說結合能力的訓練也可以此為基礎來選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