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兒童的學習能力是不相同的,有人擅長言語學習,有人擅長空間圖形的學習,有人則擅長動作的學習。由於各項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大都主要利用自己的強項來接受外界的信息進行學習。一旦某一項或多項學習能力落後於實際年齡的發展,就可能造成兒童患有學習障礙。
例如,一個8歲的兒童,智商分數為100,感覺動作能力相當於11歲兒童的發展水平,知覺能力相當於9歲兒童的發展水平,數學推理能力相當於6歲兒童的發展水平,而閱讀能力隻相當於5歲兒童的發展水平。
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
這樣一個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的兒童,要學習三年級的課業,就會出現閱讀上的困難。這一困難會妨礙他上課專心聽講,妨礙他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並會導致他產生學習的厭煩和對寫作業持消極態度。
我們可以通過補救訓練,以改進他的眼球運動的速度,改變他的逐字閱讀的不良習慣,或提高他對生字的記憶能力,擴大他的詞匯量,使他的閱讀能力提升至8歲的水平,他的學習障礙便可得到解決。
由於先天和後天的種種因素的影響,兒童學習能力的發展經常是不平衡的。聽—說型的兒童由於聽說能力發展較好,便總是運用聽—說能力來學習,上課愛舉手發言,接老師的話,但麵臨與書寫有關的活動時,則顯得無能,不願寫作業,或作業拖得過久、丟三落四、馬馬虎虎。而視動型的兒童剛好相反,他們愛畫畫兒、書寫,卻不善於聽講,不愛發言,不能把老師的講課內容整理成有條理的知識加以消化和理解。當家長發現孩子的這種能力不平衡的現象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適當抑製占優勢的、經常被使用的學習能力,提升發展滯後的那些學習能力。就上述聽—說型兒童而言,家長應暫時停止對兒童的聽說強化,不鼓勵兒童使用聽—說通道獲得信息,而是訓練與加強孩子的視知覺—動作協調能力,鼓勵孩子多從事手—眼協調活動,如仿繪、跳繩、做手工等,彌補孩子的短處。不是揚長避短,而是“揚長補短”。這樣就使兒童的諸項學習能力得到平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