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多媒體課堂教學策略

第三節 強化理解策略

字體:16+-

如前文所述,意義識記要比機械識記的效果好,經過學生理解的內容要記憶得更加牢固和長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判斷出學生可能產生理解障礙的內容,運用一定的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將有助於提高記憶的效果和效率。

基於多媒體的強化理解策略是指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對記憶材料的理解,並通過複述、表達、舉例等教學活動來強化學生的理解,以此來提高記憶的效果和效率的策略。

一、強化理解策略的作用

在教學中,學生產生理解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學生經驗的缺失;一類則是學習內容的抽象性。

1.經驗的缺失

語文課中很多說明性文字由於學生經驗的缺失而造成了理解的困難。例如,在《中國石拱橋》中對趙州橋的特征進行了如下描述:

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隻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麵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拚成,就像這麽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麵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如果學生沒有見過趙州橋或類似的橋,那麽理解這段文字就很容易出現困難。首先,單憑對文字描述的想象,對於“大拱的兩側各有兩個小拱,而大拱又由28道拱圈拚成”這種空間構成關係很難做出正確的認識;而對於“拱圈”是什麽,它和文中的“拱”又有什麽區別,肯定也存在一定的疑惑,從而影響到對趙州橋全貌的認識,進而影響到對“趙州橋是造橋史上的奇跡”這種看法的認同;其次,還會影響到對文中文字的品讀,什麽叫“兩肩”,什麽叫“各有”,什麽叫“勻稱”,因為對趙州橋構造不了解,學生也無法體會作者用詞之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