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是因為人的生命而存在,規則本位的思維方式將道德變成與利益相關的規則,遺忘了人是道德存在的真正意義,從而與人的精神相分離。人們是為了利益關係進行道德教育,而不是按照“人的方式”進行道德教育,從而使人的生命本性失落,造成道德的內在動機缺乏,人格失去了道德的品質。
道德、思想的構建具有體認性,需要自我去體會、理解和認同,將外界所獲取的信息進行選擇並消融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個過程是別人代替不了的。道德教育必須立足於個體的生命存在,從曆史延展性和社會整體性之維看,任何道德都依存一定個體,並通過自我展現出來。現代性學校德育不從人的生命意誌出發,忽視了對“自我”的觀照,其結果隻能祛除道德教育的價值,瓦解道德形成的內部基礎。道德不是出於自我的選擇,不是發自自我的道德動機和需要,道德也就喪失賴以存在的根基,道德行為失去了行為可能的前提。
學校德育的當下處境使我們清楚地感受到,規則本位的道德教育放棄了對人的優秀品格的培養,使教育越來越成為一種異化人的,實現外在目的的工具。今天我們要重新賦予道德教育的價值,就必須走出規範教育的沉迷,將教育的任務從習得社會性規則轉向人的精神整體成長上,消除那些阻止實現自我價值的外在和內在的障礙,讓每個生命個體自由地、自然地成長。
自我是生命的本體,學校德育應該從人的自我的角度出發,實實在在地關注個體生命的發展,發展個體的自我認識,開啟個體生命的價值內涵。正是在個體發達的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在個體與他人、社會、世界所建立的對象性的關係上完善自我,道德教育才能培養出人的自我意識、對道德行為的自我反思,把自我引向對人生的追求,使人建立起道德自我。具有道德自我的人,才能獲得個體價值意識的充分發展,真正提升自我的價值精神,實現自我的優秀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