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德自我的德育價值研究

三、生命實踐思維下道德自我的培養過程

字體:16+-

道德自我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隻是人生某個階段或某個時期的任務或使命,而是永無終止、持續一生的修養過程,它是由無數微小的進展積累起來的。一個人的道德自我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逐步發展的,這就決定了道德自我的培養體現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完成的結果。作為一個過程,道德自我的建立不是依賴於外在強製,而是根據人之內在本性,即人所具有的“向善”的潛在能力,因此,學校道德教育應首先從喚醒個體生命的德性潛能出發,將人之本性中深藏的德性潛能開發和引導出來。通過對青少年學生德性潛能的喚醒,增強個體生命自我身心修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青少年學生養成道德自我教育的自覺,將自我道德境界往更高的目標發展。在個體生命道德水平提升的基礎上,道德教育再進一步去培養學生的道德批判力,教給學生運用道德批判去認識世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地應對人生道路上所麵臨的各種道德問題,做出合理的道德行動。最後,道德自我的培養落實於人之道德實踐上,通過生命的道德實踐,使青少年學生體驗到道德超越的精神快樂,產生道德建設的積極性。道德教育應該積極引導青少年學生自主參與道德實踐,使他們自覺追求個體生命的完善和主體精神的完滿,建立起穩定的積極自我係統,在自我的提升中最終實現道德自我的建立。

(一)德性潛能的喚醒

1.人的生命存在蘊蓄著德性潛能

法蘭克福學派的弗洛姆宣稱“人的本質就是一種特定的潛能”[1],孟子認為人皆有四端,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2]人若無善性之“端”,將難以解釋人如何達至道德仁義和聖賢境界之能。人何以具有德性潛能?從人的形成發展來看,其成長的內部初始條件隻能是人先天的遺傳素質,人的遺傳素質本身就蘊含著社會性,對人的道德品質具有影響。檀傳寶教授認為,由於人類整體社會實際的作用,人類個體已經先天地擁有了社會性文化心理結構的遺傳,這種遺傳對個體來說是先驗的,但對人類整體實踐來說則是後天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