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不應是將自己變成一把神聖的掃把來打掃世界和人們的心靈,而是對精神的守望和援助。當一個人自由地走向未來的時候,當他自主地創造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精神的時候,教育應該充滿愛意地為他祝福,並真誠地幫助他……教化的愛的意義在於激發人的自我完善的狀態,促進個性的完整,從而使每個人從蒙昧的狀態上升為有德行的狀態。[1]
——金生鈜
未經教化的個體其原來天性隻是最初的純粹自然意誌,具體表現為個體或處於與自然混沌一體的消極無我性中,或為自然性所沾染的特異性即主觀任性所主宰。但是個體的道德自我一旦建立,就會對激發善心與善行發揮重要影響,對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踐履產生指導調控作用。不過,道德自我不是生而固有的,也不會自發產生,青年時期固然是道德自我形成的關鍵時期,但並不是每個青年到時候就自然會生成道德自我。要推進個體從自然意誌主宰的自我向倫理客觀意誌下的道德自我轉化,是主觀客觀互動的結果。個體內在的自願親善潛勢需要外在良好道德氛圍的感召與激發,這就要求社會具有清明純淨的道德與政治環境,否則缺德者有福,德福背離,會造成惡性滋生的根源。為此,必須進一步加大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改革的步伐,健全社會經濟關係、政治關係;進一步加快體製性製度性道德建設,規範體製性製度性倫理道德秩序。
自然,這裏有很多東西超出了學校教育的能力範圍,然而並不意味著學校教育無所作為。黑格爾說,“教育學是使人們合乎倫理的一種藝術。它把人看做是自然的,它向他指出再生的道路,使他的原來天性轉變為另一種精神的天性,也就是使這種精神的東西成為他的習慣”[2],他所謂個體精神的天性就是個體將倫理客觀意誌內化為自身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成為一種類似自然本能的道德本能。要使倫理普遍性成為個體的第二天性和自然規律,需要教育的中介。道德自我是在個體生命的實踐中形成、展開和提升的,在這個過程中,道德教育作為一種實踐力量,與個體生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係,道德教育能夠豐盈個體的生命個性,提升個體的價值精神,因此,學校教育有能力發揮這種引導作用,幫助和促進學生實現道德自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