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詞源學和語義學的角度看德育的基本含義
在先秦思想史上,“道”是指普通的最高原則或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在老子的《道德經》中,一方麵認為“道”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觀規律;另一方麵認為人類社會“德”的內容是由“道”來決定的,所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1]。老子還認為:現實社會中,人道有違天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他自問自答地說:“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2]老子的道德觀深含哲學意蘊,至今仍有其獨特價值。
“道”與“德”合用而成為合成詞,則始於春秋戰國時的諸子之說,如荀子言:“道德純備,智惠甚明”,“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荀況不僅將“道”和“德”連用,而且賦予了它明確的意義,即指人們在各種關係中表現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質以及調節這些關係的原則和規範。
為了探明德育的概念,還有必要從語義學的角度來考察它在曆史上的一些不同指稱。
《學記》:“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4]這裏的“學”“教學”相當於今天的“德育”。
到近代,我國多用“道德教育”或“訓育”等詞語指稱德育。普遍而明確地使用“德育”一詞是從20世紀初,西方教育思想、教育理論與教育製度傳入我國才開始的。當時留美歸來的陶行知先生深受杜威等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以及西方近代教育製度的影響,痛感中國教育之落後,寫下了頗富革新意識的《中國教育改造》,在談及學生應成為學習主人時說:“近世所倡的自動主義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學;二體育注重自強;三德育注重自治。”[5]隨後,“德育”之說逐漸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