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久以來,人們對儒家德育思想的研究,有的戴上了政治有色眼鏡,以“左”的觀點對待之。以至於不顧事實與史實,把一些本是正確的道德主張說成是錯誤的,把本是具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論思想當做唯心的,把本是為勞動人民的利益說話的措辭反看做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作辯護的而進行批判;有的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去對待之,或斷章取義,或望文生義,或曲解原意,或用現實去剪裁曆史,甚至是反其原意而釋之。對孔子“義利觀”的曲解、閹割,缺乏求實精神的研究態度和做法便是其中之一。其最大弊端,便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得是非顛倒,謬誤流傳,以訛傳訛,造成人們對孔子義利觀的極大誤解和普遍否定。
今天,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特定曆史時期,不少人“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之間常感失落和迷茫”。一些人信仰失落,道德失範,義利觀迷茫,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義利觀又未如期建立起來。這一切,都使得我們的學校德育遇到了空前挑戰,我們怎麽辦?除了以馬克思主義的倫理思想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武器之外,還“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1]因為,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畢竟對中國人的倫理道德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為此,我們有十分的必要對孔子的義利觀進行全麵審視和再認識,以達到正本清源、恢複本來麵目、進而做到“古為今用”和批判繼承之目的。
(二)
一種普遍流行的觀點認為:孔子的義利觀是一種“重義輕利”的義利觀,甚至是一種“義利對立”的義利觀。筆者隨手翻閱了幾本學術期刊,便見到了如下說法:孔子的儒家持的是一種“重義輕利的義利觀”[2],孔子學說是一種“隻要義不要利”的說教,它把“義與利完全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導致了對人的自然屬性的嚴重貶抑乃至抹殺,用抽象的道德原則否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需要和追求,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社會本質從根本上遭到扭曲”[3]。還有人在我國權威教育理論刊物《教育研究》上撰文聲稱:“以道德與物欲相對立,這在孔子語錄中可謂俯拾皆是”,並舉例說:“如‘君子謀道不謀食’‘優道不優貧’。”[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