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德教育原理

第二節 論德育內容的結構及其優化

字體:16+-

德育內容是指用來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紀觀點、原則和規範體係,主要表現為用什麽樣的政治觀、世界觀、道德觀、法紀觀去培養年青一代。它是一定社會裏德育目標要求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對學生施加的各種德育影響的總和,是影響學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品質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教育信息。德育目標能否實現,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德育內容的確定是否科學、有序。因此,下麵就德育內容結構及其優化做一些理論探討。

(一)德育內容結構的類型分析

德育內容結構是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幾個部分組成的,並形成了一定的係統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各部分的地位與作用是不一樣的。思想教育是先導,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基礎,法紀教育是保障。思想教育的先導性在於,隻有進行思想教育,才能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提供必要的認識論基礎,從而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道德觀和法紀觀。政治教育是核心,是指它在德育諸內容中居於主導地位,決定著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的性質、內容與方向。道德教育是基礎,是因為道德規範對人具有最基本的、普遍的和經常的調節作用,而且對—個人的政治品質、思想品質和法紀品質的形成具有廣泛的擴散與遷移性影響。法紀教育是保障,是指法紀規範對人的品德行為具有最強有力的外在約束作用,它具有強製執行的威懾力量。

在德育實踐中,人們基於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時代背景或不同的德育階段,其內容係統的結構方式也不盡相同,表現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道德主導型。在德育內容方麵,重點突出道德教育內容,用道德教育來支配和影響其他德育內容,著眼於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質,突出德育內容的道德教育成分。這就是道德主導型結構,它一般適用於中小學階段的德育。因為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而道德教育就是德育內容中的“基礎教育”,所以它最符合基礎教育的“基礎性”特點。可惜的是,我國現代中小學德育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采用這種道德主導型的內容結構,結果導致了青少年學生的品德基礎不牢,並進而影響了他們品德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