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打破教育的“迷思”

讓兒童以能夠接受的方式成長

字體:16+-

“站在兒童的立場”,應該是教育者的實踐哲學。所謂實踐哲學,是教師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對於教育實踐目標、手段方法、策略等整體理論的把握。作為實踐哲學,它不是現成的教育操作程序,它隻能喚醒和啟迪教育者,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精神和智慧。

但我們的誤區是,常常把“站在兒童的立場”視為教學藝術,看作拿起來就可以使用的“處方”。這個時候,兒童失去了具體的影像,變成了抽象的符號——“處方”適用於求同的、抽象的對象,方便我們去複製、去拷貝。

複製的做法具有多大的**啊!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忙碌地尋找“怎麽做”,卻忘了追問“為什麽”。正像我們隻記得福祿貝爾的“恩物”,而忽略了其關於兒童遊戲思想的本質一樣,我們也隻記住了赫爾巴特的教學形式階段,卻沒有深刻理解他的“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也不存在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某市一所中學,采用了一項動態網絡技術,如果學生高中期間綜合素質優秀及獲得學分高,評價係統將自動給予虛擬幣作為獎勵。看到這則消息,讓人頓生疑惑,這種獎勵盡管是虛擬的,可和我們讀小學時獲得的小紅花有什麽區別?在教育者的眼裏,小學生與高中生又有什麽區別?這樣的做法,看似站在了兒童的立場,但此時的兒童,卻隻是被消除了個體差異的符號對象。

一個凝固了的、符號化了的“兒童”又有什麽意義呢?站在這樣的兒童立場,就好像當今社會批量生產商品的流水線原則,也許有象征的意義,卻封閉了每一個具體的兒童的生動和豐富,封閉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變幻多彩的互動性,封閉了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構建的教育世界生生不息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