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推開以後,人們似乎陷入了一種迷茫之中:理論上兒童是美好的,現實中兒童卻是頑劣的;理論上兒童是天真、真實的,現實卻是“如今少年已成精”;理論上兒童是教育教學當之無愧的主體,傳統的教化仿佛棄如敝屣,現實中教化卻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理論與現實的對抗,源於我們對童年的不同理解。理論讚美的是童年的自然之質,現實麵對的卻是童年的消逝和兒童的社會化。
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學者劉鐵芳強**育的作用,他說:“人性自然之質並不都是善好的,而且,自然善好的人性也並不總是可靠的。一個成熟的個人走進社會,是不能單純靠自然人性的美好的,這意味著教化的必要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化必須以童年的價值為基,才能帶領孩子由自然善好之本走向社會善好之質。童年最大的價值是什麽?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生長的狀態。可當下的教育卻往往以“嗬護兒童”“保護兒童”之名,抹殺了童年的這一價值。
在廣州市華陽小學,學校的滑梯很受孩子們歡迎。玩耍中,磕著、碰傷、摔跤的事情時有發生,偶爾還要麵臨家長的投訴。於是有老師建議:“把滑梯拆了吧,免得學生受傷,發生安全事故。”
校長不同意。她說:“滑滑梯可以培養孩子敢於冒險的精神,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滑滑梯的過程中,孩子們常常摔倒,但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不正是孩子們成長的常態嗎?”
“我們不讓孩子現在冒險,將來就會有更大的風險!”
兒童生長需要空間。空間越大,成長的可能性才會越多。菲奇諾說:“人是真正天生的雕塑家。”因為人的生命和生活,都是由人自身去塑造的。在這個過程中,外界過度的計劃性與強製性的鉗製,可能會導致結果的事與願違,也可能會引發教育最大的問題,即把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分開來。原因很簡單:世界的發現是可以控製、計劃的,人的發現卻常常因為人性的深邃幽微和複雜而無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