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承魯院士是西南聯大的畢業生,對生物化學非常有貢獻。20世紀60年代,他參加發起了轟動一時的人工合成胰島素工作。後來,記者采訪他,問:“為什麽當時條件非常差,西南聯大也不大,卻培養出了那麽多的人才?”他的回答非常簡單,就是兩個字:自由。
在當時的西南聯大,無論學生幹什麽,都憑自己的興趣,看什麽,聽什麽,怎麽想,都沒有人幹涉。因此,才成就了西南聯大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
好的教育,就應該如西南聯大一樣,能最大限度地允許人的自由。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展,就沒有個人的創造力,而個人的獨創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如果大家都隻會念經、背經,開口都說一樣的話,又如何出成果呢?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自由很多,選擇也很多。校園裏幾十個社團,上百門選修課,還不自由嗎?可為什麽我們還困惑於“錢學森之問”、還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問題的關鍵是,再多的選擇自由,體現的也不過是學習領域的不同。
而自由的根本,卻是精神的自由和表達的自由,是要使每個人“自由地生長,並啟迪其自由的天性”,是要讓每個人在自由中,“負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責任”(雅斯貝爾斯:《什麽是教育》)。
這樣的自由,在當前教育中還很稀缺。
中部某省一所重點高中的學生,在一次期中考試時,以批判教育專製主義的口吻寫了一篇作文,得到了25分(滿分60分)以及力透紙背的四字評語:“自毀前程!”
那是一篇什麽樣的作文呢?
“老師說的你不能反駁,不管他說的對不對,否則你便犯了‘頂撞’之罪。”
“教育者們首先不允許古人有七情六欲,然後說,我知道,這句話表達了李白的**不羈,這句話表達了杜甫的憂國憂民,答別的不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