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前,湖北某市第一高級中學驚現“吊瓶高考預備班”。圖片上,教室燈火通明,每張課桌上都堆滿了書,教室半空拉上了鐵絲,掛著很多吊瓶,不少學生正一邊學習一邊打吊瓶。
圖片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帶有深刻的隱喻意味:是學生生病了嗎?不是!是中國教育生病了!
病在哪裏?
不久前,某地推出了一個教學模式,盛邀筆者采訪。在當地,筆者看到,該地所有學校都采用同一個由教育局推廣的教學模式。走進教室,學生們分組而坐,進行導學案的自學。記者仔細看了看學生的導學案,發現上麵的題目多是從教材上直接遷移過來的。“什麽樣的學案是好的學案?這樣的學案真正是基於學生、為了學生嗎?”筆者心裏充滿疑慮。
再走進另一間教室,學生分組站立,幾乎是表演式地頭碰頭、肩挨肩地大聲討論著。教室裏一片沸騰,筆者隻聽到一片噪聲。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生要想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
當地教育工作者很自豪。他們說,這一教學模式得到了省裏的認可,有望在全省推廣開來。
這個故事,是如今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在很多地方,對模式的推崇已達到了一個極端。很多教育局、學校都在尋求一個模式,期望能用它去解決教改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然而,一個模式真的可以包打天下嗎?
美國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維奇說:“在教育中沒有捷徑,沒有烏托邦,沒有畢其功於一役的終極武器,沒有神話,也沒有童話。學校的成功很難像生產線一樣移植。”
與戴安娜·拉維奇的話相對應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界湧現出了那麽多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有幾個一直持續到現在並影響到整個教育界呢?
教育是一個“不確定係統”,它的改革沒有單一答案;教育教學模式帶有個體經驗的色彩,其複製往往難以實現。顧明遠教授曾有一個十分科學的判斷:隻有理論才具有普遍性,經驗隻有個性,特別是教育經驗。他認為,作為一門社會學科,教育和自然科學不一樣,自然科學強調可重複性,不能重複就不能叫科學。但是社會科學,特別是教育,是不可重複的,一堂課不可能照搬到另一堂課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