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打破教育的“迷思”

第三章 如何把教育作成“藝術”

字體:16+-

不動腦筋的學校“留不住”學生

在我國教育史上,有一所中學占據著特別的地位:天津市南開中學。在辦學史上,南開中學培養出了共和國的兩位總理。

很多參觀過南開校園的人,都會感受到南開中學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學生大都沉穩而內斂,校園裏,他們或拿一本書在走廊裏靜靜地閱讀,或是在籃球場上奮力地拚搶。住過新中國兩位總理的宿舍,青磚、綠簷、紅窗,靜謐得仿佛一瞬間穿越了百年時光。

有人評價:南開中學辦學的成功,絕非偶然。因為學校的鮮明特色,已經為學生個性打下了一生的底色。學校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既是學校育人的宗旨,又是學校特色的宣言。這八個字,清晰而又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代學生,從而具有了一種特殊的魅力和價值。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個東西,

那東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

那麽它就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麽它也會變成,

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

同樣是長大,那會多麽不一樣!”

惠特曼講的是兒童的千姿百態,來源於成長中遇見的精神資源的千姿百態。其實,學校不也正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相遇的精神資源嗎?任何孩子長大後,都會或多或少留下學校的精神烙印。

但如今,走進很多學校,它們的校訓總是讓人心生感慨:校長和老師們的詞匯以及想象力,實在是太過貧乏。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個詞。記得已故北大中文係教授、著名小說家吳組緗先生曾說過,寧願被人說成是“司機”而不是“人”,因為,前者雖不準確,但還努力在抓特點,後者則幾乎是不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