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息技術讓世界變得平坦,地球上的各個知識中心開始統一到全球網絡中,知識不再是少數精英掌握的機密;思維方式的培養,為世界各國所共同重視,有利於創新的交叉學科總是吸引大批人才。
然而,為什麽在知識和思維的差距逐步縮小的時候,我們還是培養不出有重大成就的人才?我們的教育還缺少了什麽?
一位學者在回憶自己接受的中學教育時,非常遺憾地說,課堂“從來沒有引起我心靈的震動”。
他說到了我們教育的一個“盲點”。
如今,我們的教育總是過於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關注學生的行為是否合乎規範,卻極大地忽略了學生的內在情感和信念是否發生了改變。
在缺少了情感參與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光滑的頭腦可以像一麵鏡子似地,把教師給他們看的東西都反映出來,但沒有留下印象。”(盧梭)此時,學生獲得的知識就隻能是一種“脆弱的知識”。
一位高中教師曾經做過一個小試驗。一次寒假,他的剛升入大學的學生來看他。老師拿出一套試卷,請這些以高分考上名校的大學生做一做。結果出來之後,讓他感到驚訝的是,沒有一個人及格!這些學生花了十多年學習的知識,竟然在高考後短短幾個月,就忘得一幹二淨!原因很簡單,因為高考過去,這些知識再也沒有用了。
故事雖小,但振聾發聵:當知識隻是作為“知識”,當方法隻是作為“方法”時,學生所獲得的,就隻能是種種可資利用的工具或“敲門磚”,他們無法體會到知識的美好,也就無法在美好的、正麵的情感的影響下,去毫無功利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世界裏,也就無法做成大學問,達到大境界。
當代數學家丘成桐,說起自己花了二三十年工夫去解決的“龐加萊猜想”時,不住口地稱讚,說它“太優美、太重要了,我們沒辦法來抵抗它的魅力。就像我們年輕時,喜歡漂亮的女孩子一樣”。對他來說,“龐加萊猜想”不是冷冰冰的知識,而是一直撥動他情感之弦的有生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