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穩定的製度。可是,一套完備的製度就必然能徹底改變教育的麵貌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曾參與特長生加分考試評審工作。考生裏,一個來自山西的孩子讓他印象深刻,當時,有教授問了他一個有關強拆的案例,讓他談談看法。結果男孩講道:之所以鬧這麽大,就說明政府還不夠強硬,太軟弱。當時,王人博忍不住開導他:“孩子啊,你不能這樣看,咱們都是普通人,但政府是個強者……”沒等他說完,男孩子搶話道:“老師,能允許我用另一套話來說嗎?”
“我覺得特別悲哀,年輕人完全沒有原則,老師認同哪一套就講哪一套,隻要能加上那20分。”大致算來,讓王人博感到“悲哀”的這位學生,應該是比較完整地接受了十年課改的那一批學生。
為什麽在這些學生身上,我們看不到教育改革夢寐以求的獨立個性、自由思想?過去十年,有關課改的各項製度(如選修課製、學分製、綜合評價製)不斷建立,我們以為,通過製度帶動教學方式、學校文化、師生關係等方麵的改變,就能培養出一代新型人才。
十年裏,小組合作、多元評價漸漸蔚然成風,選修課讓學生有了選擇的權利,知識的傳遞更加高效,學生的表達、合作能力更加提升。但是,為什麽離理想的教育還是有差距?關鍵是教育的精神內核,並沒有隨著製度的改變而改變。教育的精神內核從何而來?從局長、校長、教師的教育理念而來。
也許有人會說,自主合作探究不是教育理念嗎?但事實上,它們更多的是一種教育教學的原則或程序。就邏輯關係而言,教育教學技術(如導學案、小組學習)是根據原則設計的,原則是根據原理或理念提出的。事實上,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背後,有更上位的教育理念,而理念的核心,則是“那些終極的、最高貴的價值”(馬克斯·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