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打破教育的“迷思”

缺乏了科學性,教育就不太像教育了

字體:16+-

我多次參加教育研討會,感受到一個強烈的對比:西方教育工作者發言,或是國內專家介紹國外經驗時,他們除了理念,更多談的是數據、做法和實證。有個事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美國剛開發出一款遊戲軟件,幫助小學生學習四則運算。設計者在談及自己為什麽出這些題時,他說,根據腦科學研究,一個孩子完成異母通分時,大腦裏要經過四個步驟,他所出的題便是按照這一研究成果而設計的。

與他們相比,中國教育工作者更偏好觀念表達,“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很多發言人口中反複出現。聽得多了,不免使人昏昏欲睡。即便談到做法和措施,在回答“為什麽這樣做”時,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往往是拿出“因為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來解答。

這豈不怪哉?觀念指導實踐,然後再用這一觀念來證明實踐。這種“自證”,未免太缺乏說服力和科學性了!這也讓我們倡導的各種觀念,總是高高飄在天上,不容易落地生根。

一年多前,有單位發起“教師對新課改的評價”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對新課改的總體評價表示“很滿意”的僅為33%,“滿意”的為21.3%,即隻有約1/4的教師表示滿意。

原因可能很多,但新課程的可操作性差是原因之一。看看我們的各學科課程標準,薄薄的小冊子,便涵蓋了三年甚至六年的學習目標和標準。表述相對簡單,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標準的籠統、簡化和不全麵。首都師範大學的邢紅軍教授曾指出,科學方法至今沒有被納入各學科課程標準,而且各學科課程標準還普遍存在以“科學探究能力”代替學科能力的做法。諸如“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製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證據收集”“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廣為流傳的“科學探究要素”,其實隻是科學探究的步驟罷了,並沒有涉及能力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