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學習時,都會表現出一些個人特有的方式,它們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甚至影響學習效率和效果,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學習風格。
(一)學習風格的定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習傾向,並反映在處理和獲得信息的過程中。有學者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和學習環境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來的一種經常的、穩定的、具有傾向性的行為。心理學研究者凱夫(Keefe)從信息加工的角度界定學習風格為:“由學習者特有的認知、情感和生理行為構成,它是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並對之做出反應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因此可以理解學習風格是學生集中注意,並試圖掌握和記住困難的知識和技能時所表現出來的方式,包括學習者對學習環境的選擇、情緒、對集體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
(二)學習風格的特點
1.獨特性
學習風格是在學習者個體神經組織結構及其機能基礎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長期的學習活動而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2.穩定性
學習風格是個體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即具有持久穩定性,很少隨學習內容和學習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學習風格的穩定性並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變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
(三)學習風格的分類
在學習中,不同的學習者由於個體特征,產生了不同的學習風格。例如,有的學生善於學習和思考抽象的理論,有的則對抽象的理論不感興趣,而對形象、生動的內容情有獨鍾;有的學生需要他人的約束和經常性刺激,有的學生則更善於自我激勵……以上這些不同學習風格的差異,決定了每個學生對學習內容、形式、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等存在著不同的需求和選擇,當學習與自己的風格相適應時,學習效率成倍提高;反之,學習效率會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