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沉默的權威:中國基礎教育教研組織

四、有了“娘家”之後會怎樣

字體:16+-

曾經流傳一時的“取消教研室”說法,隨著教研室在課程改革中表現出來的巨大實力漸漸歸於沉寂。代之而起的是坊間另一種令人頗為振奮的聲音:據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有意成立與教研室對接、專門主管教學的部門,而且行政級別不低……可以想見許多“教研人”的喜悅與欣慰——終於有望結束所謂“沒有娘家”的尷尬,能夠在最高權力部門成立一個對口的上級單位,實在是對教研室青眼有加。

得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無疑是大大的好事。不過仔細掂量“成立國家級主管部門”的說法,作為旁觀者卻不由疑慮叢生,逐漸喜憂參半。重視的方式和途徑多多,成立“主管部門”不僅未必是最佳選擇,而且有可能事與願違。

疑慮之一:真的需要嗎?

從最初的產生,教研室主要便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向完成的,後來的發展壯大,主要的推手也不是“自上而下”,這在前麵已經討論過。幾十年來,在“沒有娘家”的狀況下,三級教研組織生命力旺盛,在基礎教育領域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形成了製度與規範。這樣的事實,實際上已經提示我們:在缺少最高行政部門的對口領導單位條件下,各級教研室不僅可以運行、發揮作用,而且可以在學校和教師們的支持與依賴中將各種教研活動演繹得風生水起。

疑慮之二:確實合適嗎?

行政部門是權力單位,主要職能是管理。教育部是在國家層麵上管理基礎教育,主要責任是各種政策的製定和把握——當然包括教學。教研室則是業務部門,主要職能是負責具體的教學活動。

根據前麵關於教研室各種職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工作的內容、任務都是來自所在地區中小學教學實踐的需求。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相對獨立的工作方式,使得教研員們能夠及時了解本地區教學的實際狀況,靈活、有效和便利,所謂“船小好掉頭”。一旦教育部有了專門司局,勢必要直接對於各個省(直轄市)下達各種有關指令,於是省(直轄市)又會對於縣(區)級教研室、學校教研組依次“下旨”,於是,本來以服務學校教學為使命的教研室,工作方向勢必逆轉,變成向上負責。即使來自實踐的需求,“上達天聽”反映到教育部,再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形成對策返回來,很可能已經是明日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