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喬門學校實踐嚐試教學紀實
甘肅省隴西縣喬門學校 董新民
2005年秋季以來,隴西縣喬門學校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但由於理念引領、教師培訓、整體推進和考試評價等方麵的原因,新一輪課程改革在轟轟烈烈啟動之後不久又回歸到原來的教學模式。從2010年開始,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在《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的引領和推動下開始了,通過學習、探索、培訓、反思、總結、提升,開始嚐試全新的、多元的教學模式主導課堂。特別是嚐試教學理論的引領和邱學華教授的指導下,我們對課堂教學的實質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透視課堂,注重嚐試,總結經驗,促使我校課改進一步走向真實、走向深入、走向學生的心靈。
一、文化 理念 分層
喬門學校所在地為古豲道縣遺址,土地較為貧瘠,農民收入主要以勞務輸出為主。每年的春季開學,初中學生流失特別嚴重,不到開學,一些學生已離開家鄉走上打工的征程。依據這樣的特殊情況,我校提出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辦學理念,旨在給教師和學生傳遞這樣一種教育思想:對於教師,我要力爭教好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一個學生;對於學生,老師在關注著我,並沒有放棄我,我要好好學,爭取學好。
雖然今天“桃花晚照”不再那麽豔麗,但在每一個喬門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情結,因此,我們將學校主題文化定位為“桃花文化”,將學校精神定位為“桃花精神”,“桃花精神”——我們共同的理解是“積極向上,陽光燦爛”。在學校這樣的精神引領下,我們提出了“思,而後進;奮,而後發”的校訓,積極思索,努力向上,不斷拚搏,憑自己的努力,用知識改變我們的命運。而隨之誕生的校徽和校歌《渭水岸邊桃花開》也就烙上了桃花文化和桃花精神的印記。全校每個教學班、社團活動分別以桃命名,就班級而言有桃之朵、桃之園、桃之音、桃之詩、桃之源、桃之神、桃之文、桃之曲、桃之思、桃之趣、桃之典、桃之韻、桃之夢、桃之畔等16個,社團活動有桃之氣毛筆書法社、桃之韻中國畫社、桃之魂文學社、桃之報感恩課程、桃之心心理輔導組等23個。每個班在自己班名的基礎上擬定相應的學習小組名,如二年級桃之園班有雪桃組、碧桃組、蜜桃組和蟠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