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結構”嚐試教學模式的建構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 王俊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自建校10年來,一直集中精力搞課改,靜下心來研究課堂,構建了“‘兩類結構’嚐試教學模式”,並堅持開展實驗研究,創出了一條具有自己風格的課改之路。
一、“兩類結構”嚐試教學模式的產生
改革開放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湧現出了許多教學流派和典型經驗。我們堅持科學理性的課改立場,放下架子,虛心學習,整合吸收,融會貫通。開始先學洋思,探求洋思經驗的奧秘,帶領教師到洋思中學先後不下10多次。從分析“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洋思模式中,發現其根本是體現嚐試教學思想。我們千方百計地找到了嚐試教學理論的創建者邱學華老師,邀請他到校為教師作講座,在全校推廣嚐試教學法。後來,又學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經過消化改造,簡化成一種備課形式“學案”,在全校推廣。近幾年又學杜郎口經驗,並在課堂教學中試用,使課堂教學麵貌煥然一新。
但我們並沒有就此止步,前一階段的努力,主要在改進教學方法層麵上,重點解決“怎樣教”的問題,由“先講後練,先教後學”轉變為“先練後講,先學後教”,由以往教師注入式的教學轉變為促進學生自己學習,讓學生嚐試探究,注重當堂練習和即時反饋,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研究“練什麽﹑講什麽”的問題,在整合教學內容上下工夫。
如何整合教學內容?我在20多年的初高中地理教學中,一直研究蘇聯沙塔洛夫的“綱要信號教學法”,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獲得了成功。“綱要信號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各種圖表或“知識樹”,把學習的知識上升到“概括化、結構化”的水平,有利於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在新的問題情境中遷移運用。於是我們找到國內研究“綱要信號教學法”的專家王敏勤教授,邀請他到學校作學術報告,帶領教師到王教授所在的浙江瑞安實驗學校考察學習。通過對“綱要信號教學法”的學習消化改造,並結合現代認知心理學關於知識分類的基本理論,我們創造性地提出了“兩類結構教學法”的教學思想,開展了“兩類結構”嚐試教學模式的實驗,把課改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