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帶一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字體:16+-

自2000年以來,“一帶一路”地區對初等教育做出的承諾使很多國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社會經濟發達地區繼續保持良好的小學教育發展水平;發展中國家也在過去十幾年中奮起直追,成效顯著。全國平均水平顯示,大多數國家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普遍參與初等教育;男孩和女孩參與及在小學升級的比例相當。在此基礎上,初等教育的普及化成為擴大小學後教育的助力點,各國政府正在努力擴大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提高平均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社會公平發展的均衡器,但是也會複製甚至加劇不平等。各國之間依然存在嚴重差距,而且許多國家的全國平均數據掩蓋了國內基礎教育成效的巨大差異。性別、城鄉差異等導致邊緣化的傳統因素,再加之收入、語言、少數族裔和殘疾等因素,造成了互相助長的惡性循環,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和受衝突影響的國家尤為嚴重。[37]“一帶一路”國家還有數百萬兒童從未有機會踏足教室,一千多萬兒童失學或輟學。沿線國家在已經實現長足發展的現狀下,還應更多地關注那些在廣泛意義上被邊緣化的兒童。同時,教育機會的擴大是不是和教育質量的提高齊頭並進呢?不斷增加的入學機會(參與率)使受教育群體大幅擴大,但是在小學階段留住孩子(鞏固率)並讓所有入學兒童都順利度過整個小學階段(完成率)卻充滿著挑戰。新入學的兒童更有可能來自社會邊緣群體。特殊的背景特征有可能造成學業成績不良,隨著入學人數的增加,教育質量有可能會下降,邊緣化兒童的失學或輟學的概率也會隨之上升。

阻礙普及進程的其他一些挑戰還包括讓兒童在正規入學年齡上學,增加基礎教育經費,改善學齡前教育和小學後教育機會,提高製度和治理的效率,等等。還需要解決教育體係的固有障礙,如日常和教學中的歧視性做法,以及學校體係缺乏全納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