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對於學習理論的係統研究,始於19世紀末,僅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但在此之前,對於學習心理的探索卻已經有久遠的曆史和傳統。例如,我國古代的學習心理思想就十分豐富,雖然和源於西方的現代學習理論有著顯著的差異,卻有著不可忽視的思想生命力,足以成為今天和未來學習理論發展的一個重要源泉。
從孔子開始,中國曆代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在學習心理方麵提出過許多頗有價值的見解,其所涉及的範圍是比較廣泛的。我們隻擬就學習的含義、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原則和方法三個問題作些簡要的介紹。
2.3.1 學習的含義
在我國古代,“學”與“習”兩個字一般是分開來說的。例如,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裏的學和習尚未聯結在一起組成一個複合詞,但他認為,學了之後應當及時、經常地進行溫習。又如,《史記·秦始皇本紀》雲:“士則學習法令辟禁。”這裏的學習二字已有複合詞的意思,不過仍偏重效法之義,不能與今之學習一詞同日而語。
今之學習一詞的含義,顯然與我國古代的學與習二字聯結在一起的含義基本上是相當的。也就是說,把學習分為學與習兩個階段是完全合理的、有價值的。因為我國古代所講的學,其基本含義是獲得知識、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識與書本知識,同思、行相對稱,但有時卻又兼有思的含義。古代所講的習,其基本含義是鞏固知識、技能,一般有溫習、實習、練習三種含義,有時也兼有行的意思。它相當於今天所說的複習鞏固、練習應用。這樣看來,所謂學習,實質上就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在我國古代,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主張“絕學無憂”,認為掌握越多的具體知識,越會蒙蔽人們對宇宙最根本規律的敏感,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家這種“絕聖棄智”的主張聽起來有些荒唐,卻深深影響了中國人對於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態度。但從另一方麵來看,這種拋開細枝末節、強調抓住本質的思想方法,在今天還是有啟發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