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初至今,西方有關學習理論的研究經曆了三個主要範型的轉變: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繼承了英國的聯想主義心理學係統的理論,受洛克經驗論的影響,強調學習中的各種要素。對學習的解釋強調可觀察的行為,認為行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後果改變了個體的行為,或者個體模仿他人的行為。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則是繼承德國唯理論的傳統,受先天論的影響,強調整體觀。著重探討個體學習或記憶新信息、新技能時不能觀察的心理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吸收認知心理學發展的研究成果,強調學習是個體原有認知結構與環境交互作用並主動建構信息意義的過程。人本主義取向的學習理論也有較大的影響。在中國社會,人本主義取向的學習理論,更多地作為一種教育態度提倡得比較多。下麵選取有代表性的理論加以介紹。
2.2.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是20世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B.Watson,1878—1958)創立的一個西方心理學流派。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學派裏有不少代表人物,他們在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的同時,也都有各自獨到的見解。
1.桑代克試誤學習理論
愛德華·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是早期的行為主義學家,他的學習理論建立在對動物行為的研究上。在他的著名的迷箱實驗裏,一隻饑餓的貓被放進迷箱,迷箱外放一盤食物。箱內設有一種打開門閂的裝置:一圈金屬繩、一個把柄或一個旋鈕。貓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時,或抓或咬,拚命試圖逃出迷箱。終於碰巧抓到這種開門設施,逃了出來並吃到箱外的食物。經過如此多次連續嚐試,貓逃出迷箱所需的時間越來越少,以致到了最後,貓一進迷箱,就立即去抓開門設施,跑出迷箱,獲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