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培訓與開發

【案例分析】

字體:16+-

構建基於職業生涯管理的銀行員工培訓體係[1]

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將在2006年全麵對外開放金融領域。銀行業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與外資銀行進行公平競爭,不僅是學術界要研究的課題,更是銀行自身如何發展的緊迫問題。

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員工眾多,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工商銀行約54萬人,中國建設銀行約32萬人,中國農業銀行約52萬人,中國銀行約20萬人。其中,人員層次相差很大,高學曆的少,低學曆的多,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一方麵需要不斷引進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麵又需要對原有員工進行有計劃地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素質,適應激烈的競爭。

不可否認,銀行原有的培訓製度在提高員工知識水平、素質、能力、服務質量方麵曾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時也要承認,銀行原有的培訓製度存在著不足和偏差。集中表現為:第一,培訓的針對性不強;第二,偏重於操作技能、新業務、新規定方麵的培訓,缺乏有計劃的係統培訓;第三,沒有把員工培訓與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結合起來,從而不能留住優秀人才。

現在一般設計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有三種:傳統職業生涯發展路徑、橫向職業生涯發展路徑、雙重職業生涯發展路徑。可以根據這三種設計原則,對銀行員工分別進行有計劃地培訓,從而使培訓既滿足銀行發展的需要,又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個人發展。

根據培訓的一般理論,將銀行員工職業培訓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發展性培訓與可雇性培訓五類。崗前培訓主要針對新進員工在上崗之前的培訓。培訓內容有兩個方麵:一是銀行的一般情況,如銀行的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規章製度、發展方向,主要增進員工對銀行的了解;二是崗位要求而新員工尚未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使員工盡快適應崗位的需要。在崗培訓主要針對崗位不變動的員工。培訓內容本著缺什麽補什麽的原則,如銀行開展的新業務、新知識、新動態、新觀念、新技能,以提高整體素質,有利於金融創新。培訓方式可以是舉辦培訓班,也可以鼓勵員工參加不脫產的繼續教育。轉崗培訓主要針對轉崗的員工。培訓內容是新崗位要求的而該員工不具備的知識、技能或能力。發展性培訓的出發點在於通過培訓促進員工的長遠發展。因此,培訓內容與當前或下一個崗位可能沒有直接的聯係,但對員工的個人生涯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價值。可雇性培訓的出發點在於通過向員工提供知識、技能和能力儲備,使銀行員工在銀行不景氣麵臨下崗、失業時能夠盡快實現重新上崗或就業。銀行應經常提供麵向未來職業走向的新知識、新技能、新能力培訓項目;銀行員工還可以自主選擇培訓項目,這些培訓內容可能與員工的崗位和生涯計劃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