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有關職業選擇和發展的理論從20世紀初興起並蓬勃發展至今。眾多的理論大致可分作三種取向,即人-環境匹配取向,發展取向以及社會認知取向。
12.2.1 人—環境匹配取向
最早出現的職業選擇理論重視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匹配,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職業理論層出不窮,但這一類理論至今仍然在職業指導中占有重要地位。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種理論。
1.特質—因素論
特質—因素論(Trait-Factor Theory)是最早出現的職業選擇理論。其基本假定是,個人特質與工作要求條件可以相互匹配,以找出理想的職業,因此又被稱作“匹配論”(Matching Approach)。特質是指個人的人格特性,包括性向、興趣、成就、價值觀和人格等;因素是指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表現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或資格。通過對個人特質和工作要求的評估,可以協助個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被譽為“職業指導之父”的美國人Frank Parsons是特質—因素的職業選擇理論的奠基者。早在190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係統的職業指導專著《職業選擇》(Choosing a Vocation)。他提出,一般人進行職業選擇時應采取三種策略:(1)清楚地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資質、能力、興趣、抱負、資源、局限和它們的原因;(2)清楚地了解獲得成功所要求的知識和條件,以及各種不同行業的優勢和劣勢、報酬、機會和前景;(3)對前麵兩項事實作準確的推論。Parsons認為,職業選擇就是將個體的自我知識和工作世界的知識相互匹配,當二者之間達到最佳的適合程度時,就是一個明智的職業選擇。
Parsons的這一匹配模型形成了特質—因素的職業指導方法和個人—環境匹配的職業選擇理論的核心,直到今天該模型還遍布於職業選擇理論及職業指導實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