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兒童教育的現狀
據美國教育部數據顯示[4],95%學齡殘疾兒童及少年(6~21歲)就學於普通公立學校,3%的學童就學於特殊學校,1%的學童就學於普通私立學校,還有1%的學童由於健康或其他行為方麵的問題,需要在家或醫院接受教育服務。2011—2012學年,全天大部分時間(80%以上)是在普通教室裏與普通孩子共同就讀的殘疾兒童占全部學齡殘疾兒童總數的61%。在普通學校的資源教室裏(resource room)學習的殘疾兒童占將近20%,在普通學校裏但是在特殊教育班的學童占14%。從以上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美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方向傾向於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據美國教育部2013年數據表明,聯邦政府將殘疾兒童分成以下13類,按學生數量總數由多到少順序排列[5]:
(二)特殊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式
隨著融合教育的廣泛推行,也帶來了特殊教育理念上的改進。融合並不是單純地把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放在同一個教學環境裏,要想做到有效地融合,還要及時地對殘疾兒童提供適當的服務與支持。比如說,隔離式的單一訓練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殘疾兒童變得更刻板、機械,尤其是缺乏泛化的實踐機會。而“推入服務”(push in service),將特殊教育服務直接“推入”普通教室裏,讓殘疾兒童在每天的課堂教學中直接反複泛化,這對泛化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
近幾年來,最常見的一種融合教育方式就是小組合作教學(Collaborative Team Teaching,CTT),即特殊教育老師與普通教育老師共同負責一個班級,共同完成這個班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合作教學的班級裏,一部分學生是殘疾兒童,但多數是普通學生。特教老師與普教老師共同討論備課,講授同樣的教學內容。這種小組合作教學可以分成六種方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