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來說,認識到孩子的負麵情緒是親近與教導的機會。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憤怒並非一定是對父母權威的挑戰;孩子的恐懼也不是他們膽小或者父母無能的證據;而孩子的悲傷不一定表示父母“今天又多件麻煩事要解決”。
一個孩子傷心、生氣或害怕的時候,最需要父母。在麵對一個壞情緒的孩子時,我們有時候免不了故意視而不見,希望這些壞情緒會自動消散,但其實並不然。可如果我們能夠和孩子談及他的情緒,認可他的情緒,負麵的感受就會減弱。因此,在情緒未上升到要爆發的危險前,趁早認可這些微弱的感覺是有意義的。
幾乎每個孩子都害怕打針,但有時候又不得不打。我有個朋友是很在意孩子情緒的,所以,去醫院前會明確跟兒子說好:“你這次的病很重,估計十有八九要打針,忍一下就過去了,總比發燒舒服,你現在是不是特難受渾身疼?”兒子權衡了一下利弊,決定接受可能要打針的事實。
朋友說,隻要是事先跟他說好的,打針的時候他都會比較配合。隻有一次例外,是因為她承諾隻打一針,結果醫生給開的是青黴素,需要做皮試。小家夥不依不饒了:“明明說好就一針,幹嘛非要多紮我一針?”
這位媽媽的做法還是很值得借鑒的,她知道孩子對於打針很緊張,卻沒有回避孩子的情緒,而是跟他先行探討這種恐懼,讓孩子有備而來,恐懼也就減輕了不少。
在情緒未增強前認可,也給父母一個風險較少的機會去練習傾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果父母對孩子摔壞的玩具或輕微的擦傷表示關注與擔心,就是發展親子關係的途徑。讓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就可以進行情緒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