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

一、近代“蜀學”興起諸說檢討

字體:16+-

一般認為,清代四川是移民社會,移民中多農、商,少士族,故其文化水平在全國長期落後。這一看法在清代就已存在。乾隆《雅州府誌》雲:“蜀於獻賊兵燹之後,又繼以吳逆,瘡痍未起,流亡未複,或有不耕不讀之人。”[3]嘉慶《定遠縣誌》雲:“國初兵燹之後,家少藏書。士大夫子弟擔簦負笈,遠道從師。貧乏者教授生徒,兼營耕讀。”[4]民國《長壽縣誌》引舊誌雲:“明季兵燹後,老成凋謝,圖籍散亡。士多帶經而鋤,苦無師授。”[5]廖平(1852—1932)在1896年也說:“川省初遭兵燹,縣不過數十百戶,人與鳥獸爭地,鬼魅橫行,糧食棲野,相率以雞、布易田土,比今誠為渾噩。然不知詩書,爭械相殺,婚嫁尤為簡略。”[6]廖說大約來自故老相傳的記憶。

類似記錄在有關文獻中俯拾皆是,幾成“套版”。[7]不過,至遲到了嘉慶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已經恢複,文化也繼之複蘇。同治《仁壽縣誌》謂,“入國朝二百餘年”,當地“儒雅之風”仍“未大暢”。直到“道光八年,戴羨門製府檄令州縣各興鄉學”,情況才大變。[8]這一時段與道光《嶽池縣誌》的描述非常接近:“近日經學隆重,生儒皆知學古。研經茹史,頗多博洽之儒。數十年來,科名亦盛。”[9]民國《萬源縣誌》也說,該縣“文化落後”,“在昔科舉時代,乾嘉後始知重學”。[10]雖都是印象式的描述,但不約而同,亦應道出幾分實相。[11]

科舉考試情況雖不能反映學術的真正狀況,但某地文風盛衰也與當地學術水平的高下有著密切的聯係。不過,按照一般規律,二者之間總有一時間差,具體來說,學術的興盛當略晚於興學。關於近代四川學術的發展,學界多追溯到同光時代的尊經書院,張之洞(1837—1909)與王闓運則被視為兩大助產士。清末參加過同盟會的黃崇麟在為吳之英(字伯朅,1857—1918)文集所作序文中說:“有清二百年,蜀學暗黮,恒不逮他行省”。直到“南皮張文襄公督學吾蜀,創建尊經書院,以經史詞章之學倡導後進,而湘潭王壬甫先生為之師,於是文雅彬彬,比於江浙”。光緒初年,吳之英、廖平、楊銳(1857—1898)、宋育仁(1857—1931)、胡延、張祥齡(1853—1903)、呂翼文等“輻輳並出,頡頏上下,於是號稱極盛”。[12]吳之英的學生吳虞(1872—1949)追溯蜀中學術蔚興軌跡,也說:“蜀中文獻,明末以來澌滅殆盡。蔽於帖括,人不知學。至學使張公孝達來川,建立尊經書院,蜀中人士始通古學,比於齊魯。”[13]蒙文通(1894—1968)則雲:“蜀經明季喪亂,學術衰頹,晚清南皮張文襄公之洞來督學政,始以紀、阮之學為號召”。而“蜀士舊無知許氏《說文》者,獨(廖平)先生偶得之敗簏中而好之”,故得到張之洞讚賞。[14]這些論述分別以吳之英和廖平為中心,而均以尊經書院為蜀學勃興的關鍵,可謂學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