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清代四川,湖廣會館多稱禹王宮,主祀大禹;廣東會館稱南華宮,主祀六祖慧能(638—713);陝西會館多稱武聖宮,主祀關羽(?—220);福建會館通稱天後宮或天上宮,主祀天後(媽祖);江西會館或稱許真君廟,主祀許遜(許真君,239—374),或稱蕭公祠,主祀蕭公等。[15]一般認為,移民會館“各從其籍而祀之”,所祀均為“桑梓大神”。故有人徑稱會館為某籍移民之“福神祠”或“家廟”,有的則將其與宗廟一同列入“私祀”之列。[16]民國《南充縣誌》並在會館與佛、道二教廟宇之間做出明確區分:“清初各省客戶移來填蜀者,暨本省遺民,互以鄉誼連合建廟,祀其故地名神,以資會合者,稱為會館”。至於“其不分畛域,萬姓集資建廟,雜供諸神,為釋道兩教分馳之。”[17]這些記錄在時空兩方麵均為近距離的觀察,極具參考價值,從中可見,它們都是把會館祀神看作移民畛域象征的。
今日已很難找到足夠詳盡的資料討論四川大量會館在清代出現時的情況了,但其活躍程度的變化則可從方誌的記載中略知一二。嘉慶《井研縣誌》在列出了當地的江西、陝西、廣東、湖廣、福建五省會館後說:“右五省會館舊誌無一焉。意其時商販來集,未若今日之盛;抑亦略有數椽,不足以壯觀瞻,而姑從其略歟?今備載之,以著商賈輻輳,亦升平富庶之征也”。[18]從文中看,井研五省會館似均為商人所創,與一般移民會館不盡相同。不過,其對會館發展情況的描述,也適合於一般的移民會館。方誌開始大量著錄會館,多數始於嘉慶時期。恐怕正如《井研縣誌》推測的,此前移民人數較少,資金不裕,且大抵仍在奮鬥階段,會館在社會生活中也還沒有起到核心性的作用。到了嘉慶時期,移民入川已曆百年之久,生活安定,社會呈現“升平富庶”之相,會館的規模和活動都較前更為盛大,且形成相互競爭局麵,乃成為一地不可忽視的社會景觀,而進入地方誌編纂者的視野。不過,此時仍遠未到會館鼎盛之時。在什邡,會館是道鹹時期才快速發展的:“清康、雍、乾、嘉時代,各省人來什者,先後建設會館,增修寺觀,創立神會。……迄道、鹹、同、光時廟產益富,神會愈多,至光緒中為極盛。”[19]而在會館已明顯呈現衰落態勢的民國時候,僅大足一地就有移民會館百餘所之多,則其高峰時期的興旺局麵,可想而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