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館是明清時代常見的同鄉組織,遍布通都大邑,在移民地區尤其引人注目。1945年出版的四川《大足縣誌》說:“吾國人民向無團體。清初移民實川,於是同籍客民聯絡醵資,奉其原籍地方通祀之神,或名曰廟,或名曰宮,或名曰祠,通稱會館。是為團體之始”。[1]四川的民間團體顯然不應自清代的移民會館算起,但這段話也從側麵反映了會館在清代四川這樣一個“移民社會”(此處隻是概言之,四川不同地方的情況其實不盡相同)中所占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清代中葉到民國時期,會館已成四川各地方誌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即是此一現象的表征。如光緒《廣安州誌》描繪當地的大場鎮時,就特意提到“祠廟鼎峙,會館林立”,顯然把會館視作了標誌性的地方景觀。[2]
嘉慶時期,一位宦遊蜀地的湖北蘄水人徐陳謨曾雲:“天下郡邑之有會館,其始皆由同鄉共裏之人,或遊宦於其地,或商販於其區,醵金以為公廨,因得與歲時會議,有故商籌,以聯桑梓之情,而使寄寓異地者,均不致有孤零之歎。其意良厚也。”[3]身在異鄉為異客,不論是宦遊還是定居,都不免孤零之感,而會館無疑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歸屬感。這在當時已為人廣泛關注,民國以來更成為學術界研究相關問題的一個基本出發點。近年來,清代四川會館的名稱、分布、修建、日常活動、財政支持及崇祀對象等基本情況已得到大致梳理。不少研究更注意到,會館既是移民強烈的“原鄉感情”(strong sense of place of origin)的產物,也強化了這種感情。因此,它在客觀上不利於移民群體的融合。[4]但也有學者指出,會館為人們的跨地區流動提供了方便,清代四川移民會館在地方公共管理方麵的合作,特別是對不同原籍的民眾關係的協調,也促進了移居地的地方社會整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