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

導言

字體:16+-

本書展示了晚清民國一百多年間四川社會與文化史上的幾個片段,題材涵蓋了從宗教信仰、學術研究到政治鬥爭等不同領域,涉及的社會階層則有軍人政客、普通士子、精英學人,有時也稍許兼顧下層民眾。這些橫切麵經由許多有形無形、直接間接的線索勾連起來,形成一個彼此交錯的敘事脈絡,而都可以被歸入“近代四川的地方認同”這一大主題之下。不同片段可以連作一氣,多少證明,中國思想傳統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通”,對於曆史研究來說,仍具有極強的解釋力。《周易·係辭下》雲:“《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與“變”正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暗示著“通”似乎把兩種貌似矛盾的狀態結合在了一起:相異而不隔。因為相異而不得不變,又因不隔而連為一團。章學誠《文史通義》雲:“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天下事有可“通”者,有“不通”者,然“不通”者實亦可“通”(惟又非“強通”)。[1]或者,用今人的話說,“通”這個字,同時兼顧到了曆史的變動和延續、多樣和統一。它不是千人一麵的“同”,但也並非互不相容的“異”。“通”,處於“同”與“不同”之間。

“通”這個概念,也為本書提供了一個觀察視角。作為一部地方史著作,本書的議題受製於一個有限的地理空間,更多關注的是四川的地方性。這正是地方史的學科特色所在:它並非國史的地方版本,絕不是把國史中的內容在地方層麵上複述一遍,即可了事。它所主要關心的是,與全國及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某一地區呈現出的曆史“差異性”是什麽(本書所說的“差異性”,未必是“獨一無二”的。詳細論說參見後文)。在中國這樣一個廣土眾民的國度,這一層麵的認知尤有必要。它使我們不再把中原或江南一隅視為整個中國的樣板,而是令我們看到在“中國”兩字之下所包含著的多元性、複雜性和豐富性。在此意義上,地方史研究永遠都不會過時。[2]

上一頁